12MM蓝牙耳机喇叭 6U立体声重低音 单耳蓝牙耳机专用喇叭单元

批发数量 ≥10PCS
梯度价格 ¥0.60
型号
12MM YD-1211-D32单膜蓝牙耳机喇叭
品牌
金宏翔
加工定制
种类
电动式(动圈式)
用途
高保真(家用)
外形
圆形
组成方式
同轴复合
振膜材料
非纸质
磁路形式
内磁式
频率特性
全频带(全音域)
额定功率
3M(W)
额定阻抗
32/16(Ω)
频率响应
20HZ-20KHZ(kHz)
指向性
全指向
灵敏度
109(dB/W)
性噪比
1(dB)
谐波失真
0.1(TMD%)


 

 


 
 
 


咨询电话:0755-27268963  手机:13530673757  
QQ:1940725428         联系人:张小姐/曹先生
 
正确使用耳机的方法:
1、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24小时
2、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
3、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
4、使用正常听音强度四分之三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
5、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6、在正常使用的时候音量不易过大,在最高音量的3分之2就可以了
7、睡觉的时候最好把耳机拿下来,避免把耳机搞坏
8.采用粉红噪声或者白噪声做信号源;初期以正常音量连续煲24小时,停4小时;用大音量(耳朵刚好难以承受)8/12小时,停4小时;如此反复,大约1周后便可将耳机煲好
9、以上是一些褒机的建议心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褒自己的爱机;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不能肯定音量是否过大,找个人帮你听,如果戴上耳机不能坚持10秒,那么音量就过大了。
 对使用耳机的相关建议:
(1)选用优质的耳机;
(2)尽量把声音调至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不要为追求刺激调高音量,以免过分剌激耳朵,损害听力;
(3)每听半小时,取下耳机休息一会儿,切记不能长时间使用;
(4)为了安全起见,骑车、乘车、走路时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5)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耳痛、耳堵等不适症状,应暂时取下耳机,好好休息;
(6)如果出现耳鸣(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以及渐进性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

 
音质专业述语解析
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
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
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沉闷:闷这种音感是同20赫兹左右的频率赋予的,而高于80赫兹时,音感就会偏厚,因此具有沉闷感的音响一般基频很低,而且很少有丰富的泛音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征的乐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乐器的低音区。
沉重:单纯从音感方面来看,沉重感是80赫兹频点处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从音型特征上来看,短促的低音打击音型乐器具有更强烈的重感效果。
低沉:低沉常用于形容比沉闷稍丰厚的音响,他的基频可能与沉闷的音响一样,但其高次谐波大多都比沉闷的音响丰富一些。

深沉: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常用于表述具有色彩性的“松荡”的低频响应,其基频比低沉的音响稍高一些。一般具有深沉感的乐器,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箫的低音区。
浑厚:这种音感是频谱较宽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所以浑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频较低,频谱较宽的音源。
淳厚:淳厚是指具有较高融合性的低频音响,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是钢片琴的低音区。
丰满:这是频率在100~250赫兹之间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征,一般发音在此频段内的音源,都必然会有丰富的音感效果。
宽厚:丰满的音源如果频谱更宽一些,就会产生宽厚的音感效果。
饱满:这是一种叫强劲度的低频音响,,一般加置有“涡失真”效果的电贝司,此音感特征非常明显。
明亮:一般当乐音的基频高于500赫兹以上时,就会变的明快起来,甚至高到7500赫兹处时,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明亮,所以音源的明亮感是一种比较通泛的形容词。明亮感在2800赫兹频点处最为明显。
响亮:常用于形容带颈度的高明度音响,并且当频谱高出4000赫兹以上时,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征了。
宏亮:直待有一定融合性的高明亮音响。
圆润:指比较柔和的高明亮度音响。
柔和:与圆润相比,柔和感更偏于暗闷,是一种相对低明亮度的音响。
清脆:频谱集中在4000~8000盒子之间的音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清脆感效果。
高亢:指高穿透力的清脆音响,有此音感特征的典型乐器就是唢呐。
尖锐:频谱集中在6800赫兹左右的音响一般都尖锐刺耳的。
尖厉:尖锐的音响如果还带有类似失真的嘈杂感,即可产生尖厉的音感效果。
纤细:频谱在8000赫兹以上的音乐,一般都具有纤细的音感效果。
融合:一般不易突出的柔和音响,都具有一定的融合感。当然,所有的音源都可以用融合或或不融合的程度衡量。在乐器中,一般认为中提琴、大提琴的融合感最好。
 干涩:这是融合感的反义词,一般和谐泛音缺乏、不和谐泛音突出的高频段音响,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干涩,在乐器当中,他主要是由于极高音区缺乏共鸣所造成的。
 坚实:600赫兹左右的窄频带音响,以及发音短促的音型,都具有某种检视的音感效果。
 空洞:指带有“染色”效果的暗闷音响,此音感特征常常常常被人们用于形容大木鱼的音色。
 温暖:这是一种形容乐音色彩性的词,他一般与音响的“染色度”成正比,如:排钟,就具有次种音感。
 粗犷:低频音响如果带有类似过载失真的效果,即可形成粗犷的音感。
 粗糙:粗糙感是一种略带沙音的粗犷音响,一般小号、圆号在吹奏低音区时,都有此音感特征。
 沙哑:特制带有明显“气流沙音”的虚浮声响效果。
 苍劲: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一般是指较低频段内的沙哑音响,如大管的低音区等。
 紧张:这是乐音内含有某些特别的不和谐泛音成分的结果。
力度感:力度感在低频段特指200~500盒子频段内的音响,如:大鼓、大胡的低音区,力度感就较好。在中、高频段,力度感是指高穿透力、高突出性的不柔和音响,一般高音铜管乐器的中、高音区,都具有良好的力度感效果。
穿透力:指高突出性、高明亮度的音响,穿透力在4500赫兹附近较为明显。
光彩性:指有一定突出感的高圆润度音响。
悲凉:悲凉与温暖互为反义,它也是一种带感情味的次。具有此音感特征的典型乐器音源,就是中音双簧管的中音区。
阴森:高紧张度的低频段音响,即可形成阴森的音感效果。

发扁:这是2500赫兹处所特有的音响效果。在此频点附近的音乐,一般都明显有“发扁”的感觉。如:板胡、二胡等,次种音感特征十分明显。
发暗:如果乐音中缺乏6000赫兹以上的频谱成分,一般都可以使起发音变“暗”。
发虚:这是乐器在发较高音阶时,杂音增多所引起的,这种杂音通常类似于气流沙声。

声道 音场 音乐类型 音色 清晰度 音效 音量 声压 声部 音高 音域 灵敏度 声场 音准
要形容抽象的声音并不容易,但坊间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形容词。某些字眼虽然不太堂皇,但却能恰到好处的表达感觉。
暖:声音偏向中低频较多,残响较长。
削:声音单薄,高低转变间表不够柔顺。
甜:通常是形容人声表现,中频表现突出,且带有一些回响似的尾音,声音润泽像真人。
乾:声音表现没有余韵,好像喉乾时唱歌一样。
厚:低音表现较突出,有适量的余韵,很窝心的声音。
肥:低频稍多,表现的细节是有,但细节的线条上较粗肥。
快:声音反应快,迅态表现好,例如:平静时爆起一下枪声,响起的瞬间反应快。
慢:迅态反应慢,像枪声的表现,声音能量由低转高的一刹,需要的转变时间较长。
硬:声音於音律之间的转变、高低起伏都较快速,转变不够柔顺。
标:中高音表现过份突出。
叫:中高音表现过份突出。通常是形容人声表现,唱歌变得像卡拉 OK 一样。 
高频:
16K-20K 色彩 提升有神秘感;
12K-16K 高频泛音,光彩;
10K-12K 高频泛音,光泽;
高频和高频低段
8K-10K S音;
6K-8K 明亮度、透明度, 提升齿音重、降落 声音黯淡; 
5K-6K 语言的清晰度,提升声音锋利、易疲劳;
中频上段:
4K-5K 乐器表面响度,提升乐器距离近、降落 乐器距离远;   4K 穿透力,提升 咳音
2K-3K 对明亮度最敏感,提升声音硬,不自然;
中频:
1K-2K 通透感、顺畅感,提升有跳跃感、降落 松散;
800 力度,提升喉音重; 
500-1K 人声基音、声音廓,提升语音前凸、降落语音收缩感;   300-500 语音主要音区,提升语音单调、降落语音空洞;
中频低段: 
150-300 声音力度、男声力度,提升声音硬、无特色,降落:软、飘;
低频: 
100-150 丰满度,提升浑浊、降落单薄;
 60-100 浑厚感,提升轰鸣(轰)、降落无力;
20-60 空间感,提升低频共振(嗡)、降落空虚; 
低频上段80-160;中低频40-80;低频下段20-40;超低频32-~。
 
音质的含义是什么?
“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音质的评价
  评价再现声音的质量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例如: 
1.语音音质
  评定语音编码质量的方法为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目前常用的是主观评定,即以主观打分 (MOS)来度量,它分为以下五级:5(优),不察觉失真;4(良),刚察觉失真,但不讨厌;3(中),察觉失真,稍微讨厌;2(差),讨厌,但不令人反感;1(劣),极其讨厌,令人反感。一般再现语音频率若达7kHz以上,MOS可评5分。这种评价标准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中,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语音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 
 
2.乐音音质
  乐音音质的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声源特性(声压、频率、频谱等)、音响器材的信号特性(如失真度、频响、动态范围、信噪比、瞬态特性、立体声分离度等)、声场特性(如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两耳间互相关系数、基准振动、吸声率等)、听觉特性(如响度曲线、可听范围、各种听感)等。所以,对音响设备再现音质的评价难度较大。 
  通常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二是凭主观聆听各种音效。由于乐音音质属性复杂,主观评价的个人色彩较浓,而现有的音响测试技术又只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其保真度。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真正定量反映乐音音质保真度的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但也有报道,国际电信联盟(ITU-T)近期已批准一种客观评价音质的被称之为电子耳的新型测量方法,可对任何音响器材的音质进行客观听音评价,也可用于检测电话通讯语音编码系统的缺陷。 
  
现将乐音音质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1)主观听判音效


  通常,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下面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①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听感,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模拟声源声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德·波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点是:人耳在两声源的对称轴上,当声压差△p=0dB和时间差△t=0ms时,感觉两声源声象相同,分不出有两个声源;而当△p>15dB或△t>3ms时,人耳就感觉到有两个声源,声像往声压大或导前的声源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间差。哈斯效应又进一步证明,当△t=5ms~35ms时,人耳感到有两个声源;而当近次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个声源的时间差△t>50ms时,即使一次反射声(又称近次或前期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导前声的响度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导前声决定。 
  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只要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进行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声波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感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与单声道声音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②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由同一声源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0.44ms~0.5ms,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压差、相位差。生理心理学证明:20Hz~200Hz低音主要靠人两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靠声压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靠时间差定位。可见,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决定,而滞后到达两耳的一次反射声和经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模拟声象的空间环绕感。 

 ③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④层次感


  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⑤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评价音质的听感,象力度感、亮度感、临场感、软硬感、松紧感、宽窄感等。

(2)客观测试技术指标
  ①失真度 
  谐波失真,主要引起声音发硬、发炸;而稳态或瞬态互调失真主要引起声音毛糙、尖硬和混浊。二者均使音质劣化,若失真度超过3%时,音质劣化明显。音响系统的音箱失真度最大,一般最小的失真度也要超过1%。 
  相位失真,主要引起1kHz以下的低频声音模糊,同时影响中频声音层次和声象定位。 
  抖晃失真,主要是电机转速不稳,主导轴-压带轮压力不稳,磁头拍打磁带等造成磁带震动和卷带量变化,进而使信号频率被调制,声音音调出现混浊、颤抖。抖晃通常用音调变化的均方根值表示,通常,录音机的抖晃率<0.1%,Hi-Fi录音机<0.005%,普通录像机<0.3%,视盘机<0.001%。 
  频响,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用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度表示(如优质功放的频响1Hz~200kHz±ldB)。带宽越宽,高、低频响应越好:不均匀度越小,频率均衡性能越好。通常,30Hz~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150Hz~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300Hz~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声音浑浊,过分衰减时,声音乏力;500Hz~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过分加强时,声音生硬;过分衰减时,声音散、飘;5kHz~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色彩;过分加强时,声音尖刺;过分衰减时,声音暗淡、发闷。按此规律,可根据各种听感,定量调节音响系统的频响效果。 
  瞬态响应,是指音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实质上它反映脉冲信号的高次谐波失真大小,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层次感。瞬态响应常用转换速率V/μs表示,指标越高,谐波失真越小。如,一般放大器的转换速率>10V/μs。 
  ③信噪比 
  信噪比,表示信号与噪声电平的分贝差,用S/N或SNR(dB)表示。噪声频率的高低,信号的强弱对人耳的影响不一样。通常,人耳对4~8kHz的噪声最灵敏,弱信号比强信号受噪声影响较突出。而音响设备不同,信噪比要求也不一样,如Hi-Fi音响要求SNR>70dB,CD机要求SNR>90dB。 
  ④声道分离度和平衡度 
   声道分离度,是指不同声道间立体声的隔离程度,用一个声道的信号电平与串入另一声道的信号电平差来表示。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求Hi-Fi音响分离度>50dB。声道平衡度,是指两个声道的增益、频响等特性的一致性。否则,将造成声道声象的偏移。